近年來,各大工廠的工業設備除了拼實力外也開始拼顏值了,很多人印象中的工業設計就是外形變得更好看了,但除了好看之外,工業設計又為生產帶來了哪些附加價值呢?
1、提高了操作流程的安全性
談及設備好壞時,最受關注的一般是其性能上的硬指標,但車間熟練工人表示,這遠遠不夠。頂尖的硬件配置確實帶來了生產效率的大幅提升,但并未有效改善車間工人的工作環境。工廠是一個密閉緊張、高效運轉的空間,好的工業設計能優化這種天然環境的不足,為生產環節注入新的活力。
精心設計的防護措施才能為激光切割機加上多層防護的安全鎖。工業設計師可以通過增加高速運動的齒輪或在連桿上設計一層外衣,減小施工碎屑以及切削液的飛濺面積,降低高功率激光儀器的輻射強度,為工廠整體的環境安全保駕護航。
2、滿足了操控流程的人性化
工業產品設備一般使用壽命長、更替周期長,對采購人員的專業度自然要求更高,一旦出現采購回廠的產品水土不服,對工廠造成的產能損失將不可估量。
如何評估一臺設備的操控優劣呢?關鍵看工人操作時是不是省時省心省力,抬手操作是否不酸不痛、長久觀察是否不會暈眩、高頻切換是否順滑自如。這些細節都需要設計師進行細致專業的人性化考量,調整操作平臺和可視化窗到精確的高度、對視覺區域進行緩解疲勞的色彩搭配、提高功能區域的聯動響應速度、規劃合理的板件設計降低操作維修的成本,經過多方的全面考量將設備的智能優勢充分地發揮出來。
3、促進了生產流程的規范化
智能制造的興起,對廠區及設備的規范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目前整個大環境而言,現階段工廠環境已經逐步趨于規整合理、干凈有序,廠區各功能區域如加工區域、運輸區域等,都配有相互獨立的顯眼標識。
目前一臺智能設備也基本做到了在相同或關聯功能區域保持色調或形狀的統一,在實際工作中工業設計師們則對功能區進行了更精細的劃分。一臺大型設備通常會設置操作區域、監控區域、維修區域、配電區域、主體區域等,方便廠區工人們能快速識別工作流程,久而久之形成自動化的操作記憶,促進生產流程往標準化方向發展,提高生產線的生產效率。
4、提高了工人工作的積極性
工業設備的智能化可以大幅提升作業效率,這點毋庸置疑,外觀設計藝術化的價值卻常常被人們所忽略。事實上,在美好的工作環境中人們能更好的適應快速工作的節奏,以更輕松地狀態達到更好的工作效果。設計的美觀能不斷喚醒工人飽滿積極的工作情緒,舒適的線條、和諧的色彩、規律的造型,這些設計上的用心,在潛移默化中已經影響了工人的一天精神狀態。
實際生活中設計師會根據不同的工廠環境選擇不同的設備配色方案。在光線不充足且空間較狹小的工廠環境里,選擇以白色為主的配色,達到視野明亮、空間膨脹的效果;在過度曝光且視野空曠的環境中選擇以黑色為主的配色,在一定程度上安定工人激動煩躁的情緒;在長期操作的區域使用綠藍等顏色,緩解工人可能出現的暈厥惡心等消極情緒;在危險區域使用橙紅等顏色,顯著提高工人的注意力,避免事故發生。
5、提高了設備的市場競爭力
外觀的不同讓我們能迅速識別不同的產品,出色的視覺設計則能讓公司產品在同類競品中脫穎而出。在同質化日趨嚴重的高端裝備市場上,一款富有科技感的外觀設計能讓設備更受市場青睞,就如專業的運動需要配備專業的場地一樣,設備的實力同樣能彰顯出公司的實力。
6、深化了企業的品牌影響力
獨特的形象打造獨特的品牌IP,產品的形象是企業形象的具象化,高辨識度的產品帶來高度的用戶黏性。
工業設計可以將企業具體的文化與理念抽象為畫面符號,具象化為設備的形狀與色彩,進而提高企業品牌形象在生產制造消費全流程上的連續性,增強企業品牌形象的在消費者心中的可識別性,深化品牌與客戶的情感連接,提高企業品牌的知名度及影響力。
當下,工業產品的品質提升已經從單一的質量提升轉變為尋求多維度的差異化提升。工業設計師需要立足企業文化,關注一線生產環境,綜合平衡企業各個維度的產品需求,精于創新專注細節,“以創新設計引領智造”為宗旨,設計出更具有企業特色的工業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