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我國工業設計發展迅速,在世界上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但從國內外差異來看,我們還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目前國內工業設計正處于瓶頸期,如何發展和如何發展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如果認為工業設計只是單純的外觀美化,就像只看到材料的表面而不是產品內部一樣,但行業目前的狀態大體上是這樣的。快速發展和抄襲使很多設計人員喪失了思考和扎實的能力。所以要推動設計發展,重要的還是回到研發和設計的源頭來看待問題。
新產品的設計和開發主要可以分為產品外觀設計、產品結構設計、樣機生產、樣機測試、試生產和工藝改良等階段。特別是產品設計和開發的每個階段都有整個工作流程。下面我們就來簡單了解下產品結構設計的基本流程:
1、審查產品效果圖
渲染產品效果圖后,需要審查效果圖,包括結構的可行性、包裝方案、外觀顏色匹配、零件的材料要求、此功能是否可行、對產品功能和產品成本的影響等。如果在審查中發現問題,應及時提出修改建議,重新組織效果圖。
2、產品結構設計建模圖
產品渲染確定后,結構設計工程師需要渲染,必須使用PROE(或其他軟件)設計圖型結構。如果有IGS文件,可以直接導入。繪圖時,如果PROE不能完成操作工作,則應及時提交,以確認是否可以更改外觀要求。整個結構圖必須在5天內完成,復雜的結構圖必須在7天內完成。將模型設計和工程圖的結構設計轉換為工程圖。也就是說,通過工程圖轉換外殼和草圖的內部結構、準確的尺寸、加工技術的技術要求、產品材料選擇等。必須在結構設計中完成。
3、詳細審查產品結構設計圖
完成產品地圖后,應組織項目人員一起審查結構圖。詳細審查包括產品外觀和結構沖突、材料選擇和與模具的結構沖突等,并創建產品審查報告。如果沒有問題,可以在審查完成后安排試機生產。如果需要驗證供應商的零件,就要提取樣品準備原型。
以上就是關于產品結構設計的基本流程介紹,從現今的產品市場來看,產品機構設計和外觀設計對消費者的喜愛程度有很大的關系,簡單易上手、造型美觀時尚的產品更容易獲得大家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