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產品設計在工業設計中,產品差異化主要通過產品功能、外觀、結構、人機交互等方面來體現,而我們用更多的是通過全新的產品形態來體現產品間的差異,使產品從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總而言之,工業設計反映著一個時代的經濟、技術和文化。
一、工業設計常用的設計方法
1、功能設計:根據產品功能設計,即根據工業產品應具備的功能設計。在確保其功能不變的情況下,設計產品結構、外觀。在這個過程中,設計師可能需要考慮如何調整結構,使操作更加方便,產品外觀是否協調,各部件所占的位置是否合理等。
2、以人為中心:以人為中心,以客戶需求為中心,結合消費者的感覺和產品結構進行設計。畢竟,工業設計的最終目的是為客戶服務,客戶的需求是最終方向,消費者接觸產品后,什么樣的產品造型能使消費者滿意度更好,是設計的最終問題。產品結構是指產品組件之間的位置和比例。該方法的要點是,確定產品組件所占的面積或位置、調整產品各機能面的配置關系、對產品雛形進行尺寸修改、與相關人員協商定方案。
3、衡量設計:綜合多種因素進行考量,衡量設計,一般為結合產品功能、造型需要、視覺效果三方面來進行設計。重點是先完成產品的大致設計,然后確定需要變更的部分,最后綜合考慮三個方面,確定更好的方案。
二、工業設計的思維方式
1、取代設計:替代是在工業設計中,用某種東西替代某種東西的產品。產品也是產品生命周期的必然形象。替代設計方法包括材料替代、方法替代等材料替代:產品中的材料一般包括金、塑料、木材、玻璃和陶瓷,材料替代的目的多種多樣。方法替代:用新方法替代舊方法。
2、專利應用設計:專利是受法律規范保護的發明創造,是指某發明創造向審查機構提出專利申請,依法審查合格后向專利申請人授予的在規定時間內享有該發明創造的專利權,設計產品應用專利。
3、模仿設計:模仿設計是教設計師如何把握尺度,建立標準,學習前人的經驗,代入色彩、材質、技術、結構理念、人機關系的思考,是創造的基礎。
4、集約設計:集約設計師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設計形式,其本質是總結和統一。實際產品可能是一些或同一產品的總結,也可能是相關系列產品的總結和收納,同一產品的內部部件也需要收納和集約。
5、移植設計:產品形態的移植創新是最直接的移植設計方式,可以直觀地在新產品中看到移植痕跡。結構是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結構通常決定產品的形狀,結構是實現產品功能的載體。在工業設計中,移植結構通常是為了使新產品獲得更好的功能。
6、標準化設計:標準化設計是指現代工業化生產應遵循的設計理念,起源于1919年德國的包豪斯,其提倡者包括格羅佩斯等,明確的設計理念是設計應適用于大型機械化生產。隨后衍生出模塊化設計,其設計理念為現代設計奠定了不可磨滅的設計基礎。